菜单栏
首页» 学术科研» 学术动态

2016年春季学期社发院第四期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6-04-09   浏览量:
  

2016年4月6日,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在后主楼2026会议室举办了本学期第四期学术沙龙。本期沙龙陆奇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题目为“社会组织稳态联盟形成机制研究社会价值“循环—压力—支撑”理论建构”的讲座。学院硕士、博士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陆奇斌老师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博士,长期从事公共政策、应急管理、社情民意、社会企业的研究。

陆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联盟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间合作关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社会组织联盟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专业性和职业性的提升。社会组织的联盟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95年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起的滇金丝猴和藏羚羊保护行动,随后在2003年的“怒江水电争鸣”;2005年的“26度空调”以及2008年的汶川地震都使中国社会组织联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尽管上述众多联盟在当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但目前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这些为了某个社会议题而发起联合行动或社会运动,表现出鲜明的临时性和短暂性特征。因此,稳定形态的社会组织联盟的形成机制则成为了本研究的重点。

研究以2012年左右诞生并一直运行至今的11个省一级的社会组织救灾联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于执行材料的开放式编码——初始化概念和范畴化——主轴编码的分析过程最终析出了10个亚范畴,“聚类”汇聚成4个主范畴;再通过“故事线”将主轴编码阶段呈现出的主范畴统一在核心范畴中,并在核心范畴和主范畴之间以一定关系链接在一起构建出了“循环—压力—支撑”模型。

通过对于理论模型的分析,得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在社会治理的推动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循环的价值链条,它由个人价值实现、组织使命达成、社会议题解决三个价值增值的链条组成。社会组织联盟的治理导向应该“志存高远”而非“抱团取暖”;社会组织应该通过联盟提升自身组织能力,而不是将联盟作为组织获取资源的渠道。

陆老师通过其严谨的研究探究了稳定形态社会组织联盟的形成机制,不但有助于加深对社会组织联盟的学术理解,也为激发我国社会活力、促进公民社会发展提供可行的路径,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

(图/文: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