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栏
首页» 学术科研» 学术动态

2016年秋季学期社发院第九期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6-11-28   浏览量:
  

2016年1123日,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在后主楼2026会议室举办了2016秋季学期第九期学术沙龙。我院的屈智勇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心理创伤的认知行为治疗与儿童保护”的讲座。屈老师结合在美国访学期间学习聚焦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TF-CBT)的经验,从国内儿童保护和儿童创伤治疗的需要出发介绍了该询证疗法应如何在我国的儿童保护体系中运用。

屈智勇教授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研究领域集中在儿童综合发展与家庭教育、社区心理健康等方面。2008年以来,主要从事心理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循证心理疗法的社区随机干预实验;比如,四川地震灾区居民的创伤后应急障碍、抑郁及相关因素的追踪研究,乡村医生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老年抑郁的随机对照实验等。

儿童身体或性方面的虐待;目击或直接遭受家庭、社区或学校暴力;严重的交通事故和其他事故;患有危害生命的疾病(如癌症、烧伤、器官移植等);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父母、兄弟姐妹或好友突然死亡;遭受战争、恐怖活动或沦为难民。这些事件都是创伤事件。经历创伤事件后,除了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还伴随产生其他后果,比如其他精神疾病、行为问题、学业困扰和人际困扰等。生命早期的创伤具有更多的潜在影响力,可能会极大的改变低龄儿童的发展轨迹。

因此,保护儿童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如果儿童不幸受到了伤害,我们能给予及时、恰当的救治,让孩子走出创伤的心理阴影,或者说从创伤中成长。聚焦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TF-CBT)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循证心理干预方法(Evidence Based intervention, EBI)之一。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研究者开始关注并试图理解创伤儿童所面临的困难并设计干预方案,尝试解决儿童的问题。为了验证TF-CBT模式的疗效,研究者陆续开展了前后测研究、随机控制干预实验研究。对于儿童性虐待创伤障碍及创伤应激、创伤悲伤密切相关症状治疗上,TF-CBT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目前,该治疗模式正在被应用于治疗遭受多种创伤经历的儿童(例如遭受家庭暴力或社区暴力、遭受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战争),并得到了实证研究证据的支持。

最后,屈老师提出了 TF-CBT 对我国的儿童保护工作的启示,他提出我们要重视引进好的经验和方法,但也要增加中国文化背景中的证据;基于公共卫生的理念,最大化利用现有体系和资源;建立跨学科的儿童保护和创伤干预的研究团队和支持网络;逐渐形成基于中国文化和特定环境的询证儿童保护方案。

 

/文 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