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栏
首页» 招生教学» 学术型博士» 教务信息

2014年春季博士生答辩通知

发布时间:2014-05-20   浏览量:
  

  

 

博士生姓名:徐晓新

年级专业:2009级 社会保障

导师姓名:张秀兰 教授 高世楫 研究员

答辩时间及地点:2014525日上午10:30开始,后主楼2026

论文题目:中央-地方互动下的社会政策过程研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例

答辩简述:

  中国即将跨入社会政策时代。在中国场域下,社会政策是如何提上议程,又是如何制定和执行的?社会政策过程与经济政策过程有何异同?本研究紧扣中国政策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互动这一基本特征,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视角,建立了由议程设置、政策框架建构和执行中的政策制定三个阶段,以及中央政策子系统和地方政策子系统、政策文本和政策环境构成的分析框架,进而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案例展开实证研究。

 本研究观察到,中国社会政策议程设置与经济政策存在明显差别。在经济政策中,地方政府的政策议程设置往往领先于中央政府,而社会政策中,中央政府则在议程设置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基于社会稳定和执行合法性等战略层面考量,中央政府将社会政策提上议程日程并利用政治动员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推动地方政府相应的议程设置。

 通过深度访谈新农合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行动者,本研究尝试打开了议程设置过程的黑箱。本研究观察到,国家议程设置过程中存在三条可能的路径,即官僚路径、协商路径和上书路径。官僚路径是经政府内部正式的制度流程和公文体系,使政策议题进入国家议程。而协商路径和上书路径,则是通过直接影响最高领导层,进而借助其决定性的影响力,推动政策议题进入国家议程。复杂社会问题经由官僚路径进入国家议程的主要障碍在于跨部门共识建立的挑战。而协商路径则提供了一个跨部门、跨领域的平台,缓解了复杂多元的社会问题与碎片化的官僚体系之间的张力。而上书路径为最高领导层提供了一个不经官僚体系过滤的有效信息渠道。上书和官僚路径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要将社会问题建构为最高领导层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对国家议程设置路径的观察,初步回答了中国场域下社会政策机会窗口是如何打开的——这一多源流框架尚未提供答案的问题。

 以整体观之,社会政策制定和执行是一个中央-地方政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央政府是新农合议程的创设者,并制定了基本框架;更具体的政策设计,则授权给了省及以下地方政府;但中央保留了随时对试点进行纠偏的权力;通过技术指导组等知识传递媒介,中央不断将地方的实践经验整合到新政策中,并以此指导地方新一轮试点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关注点和行为逻辑。这带来了政策目标偏移的风险。以新农合为例,缓解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的政策目标,在执行中易被参合率、基金沉淀率等指标所代替。同时,跨部门社会政策在执行中制定过程中,逐渐从多部门协商走向牵头部门主导。加之初期构建的政策框架的概要性,这亦增加了受部门利益影响而偏离初始政策目标的风险。

答辩组成员:

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徐月宾 教授

委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孟宪范 编审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张利华 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屈智勇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田东华 副教授 博导

 

 

博士生姓名:尚立富
年级专业:
2011级公共管理
导师姓名:张秀兰
答辩时间及地点:2014年5月25日上午9:30开始,后主楼2026
论文题目: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发展模式研究——以W机构“三级跳”路径为例

答辩简述:
  
在中国社会化大发展、社会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中国本土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机遇可谓千载难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完善,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产生,如何能使得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更多地参与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是一个重大命题。本研究以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W机构为案例,通过探寻引发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环境-组织-人”——的互动关系,找出该组织发展背后的逻辑和机制,分析它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年内,从一个个人发起的草根组织通过组织发展的“三级跳”(挂靠、独立注册、正式化变革),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正式化的基金会。
  W机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不断发展变化。本研究沿着“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两条主线索展开研究工作。“组织外部环境”不仅包括直接影响W机构的一般社会环境、具体工作环境,还包括W机构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内部发展”是指W机构的发起和组织发展的“三级跳”过程。
  研究发现:(1)W机构诞生并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整个过程都充分利用了政策资源——对西部农村教育的支持和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支持。(2)W机构从个人发起的草根组织转变为独立注册的基金会,并转向正式化,其中有四个关键要素: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超越自我的行动者、及时引入外部管理资源。(3)W机构从获得社会合法性到获得行政合法性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作为一个案例,回答了一个组织在中国场域下如何获得合法性的问题。研究表明,社会合法性既是W机构获取资源的基础,又是其争取行政合法性的前提。(4)组织外部环境的分类:机构的一般环境、具体工作环境和服务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其中,服务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对于相应组织有重要作用。

辩组成员:
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徐月宾教授
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孟宪范编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世楫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屈智勇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田东华副教授

 

博士生姓名:马玉洁
年级专业:
2011级 非营利组织管理
导师姓名:陶传进
答辩时间及地点:2014年5月23日 上午8:30   2026会议室
论文题目: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与路径选择——基于重庆W县的经验研究
答辩简介:

    在中国社会,随着社会变革程度逐渐加深,社会治理也逐渐由一种单纯的理念探讨,进入到具体的实操环节:如何让公众组织起来、承担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的治理职责。在这一阶段,改革的进程遭遇具体操作中的技术难题,即人们是否有能力胜任的问题,当公众还没有足够的胜任能力时,改革如何向前推进,是本研究的焦点。本文借助于重庆市W县的社会变革实践进行研究。W县的实践揭示了一种有效的新型治理模式,在国家对社会的长期主导,社会治理能力欠缺问题突出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实现社会治理之路,努力建构一种自下而上的治理机制,即在政府或其他主体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培育公众的自我组织、自我治理能力的独特治理模式,这就是本文重点分析的“U+B”治理模式。其中“B”(“Basic”)是指村民的自我组织,而“U”(“Upper”)则是指位于村民自我组织之上的顶层帮助者,可以包括政府、外来的公益组织,甚至还可以包括在村庄内以半行政化姿态出现的村两委。结果发现,在W县这样一个欠发达的贫困山区,社会文化上较为传统和封闭,现代自我治理组织的意识与能力不足,顺从政府,遵守乡规民约的观念浓厚,在经济发展方面,远离现代市场经济,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所拥有的自然禀赋、资金、人力资源都十分匮乏,很难搭上现代全球化市场经济的高速列车的特定背景下,社会治理组织的发展通过包括政府、外来的公益组织的帮助,以特定的关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治理单元,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实现村庄公共事务的治理功能,并揭示出从政府到社会的四个变化阶梯的实现社会治理的渐进过程。理论和应用方面结论都为我们思考当前中国社会改革提供了有意的参考。
答辩组成员:
主席:陈旭清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成员:刘培峰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时立荣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屈智勇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周红云  中央编译局    研究员

 

博士生姓名:陈丽
年级专业:
2011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导师姓名:张秀兰、金承刚、梁小云
答辩时间及地点:2014年5月19日下午3:30  后主楼2026会议室
论文题目:住院天数对30日内再入院的影响分析 --基于工具变量Probit回归模型
答辩简介:
    住院时间和再入院率的关系,可以反映住院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然而,缩短住院时间对再入院率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利用工具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住院天数对再入院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住院天数与再入院率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住院时间越长,其再入院的概率越小(p<0.001) ,当实际住院天数为7天时,减少1天的住院天数可以使患者30日内再入院的概率增加6.27%,若增加1天的住院天数,患者30日内再入院的概率将减少4.70%。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通过缩短住院天数这个单一方法来达到缓解住院压力的目的,而需要调整医疗服务的结构,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答辩组成员:
  刘民(主席) 北京大学 教授
  詹思延 北京大学 教授
  武阳丰 北京大学 教授
  王亚东 首都医科大学 教授
  张欢 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
  屈智勇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高颖 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

 

博士生姓名:王晓波
年级专业:
2011级社会保障
导师姓名:徐月宾
答辩时间及地点:2014年5月27日下午3点后主楼2023
论文题目:中国城市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研究
答辩简述:
    尽管诸多宏观层面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却都预示着我国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将面临快速增长,但在我国现有制度安排中尚缺乏对老年人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经济支持和补贴机制;同时,孝文化和子女的法定赡养义务也可能使老年人更希望并且更容易从子女那里获得所需的养老服务。那么,我国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究竟如何?他们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研究发现:(1)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要按由大到小排序为:居家服务、机构服务、日托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小于老年人对此类服务的主观需要。(2)个人特征和倾向性因素对各类养老服务的主观需要和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3)自我养老能力中反映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因素对各类养老服务的主观需要和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都具有重要影响;但反映老年人经济地位的因素只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4)家庭养老资源方面的因素对日托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这类在不同程度上需要脱离家庭的社会养老服务的主观需要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但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观需要影响却并不大。(5)社会养老资源中的服务供给情况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观需要和实际需求都具有重要影响,但对日托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主观需要并不构成影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行为对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主观需要和实际需求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来自家庭外部的支持也具有相似作用。(6)目前实施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答辩组成员:
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姚远教授
委员: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左停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屈智勇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田东华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高颖副教授

 

博士生姓名:郭静
年级专业:
  2011级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导师姓名:  田东华
答辩时间及地点: 2014年5月8日 上午10点  后主楼2023
论文题目:汶川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的变化及与躯体健康的关系
答辩简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及抑郁是常见于地震受灾者中的精神疾患,且两者常以共病的形式出现,精神疾患会对受灾者的躯体健康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并使其生活质量变差。汶川地震后,虽然有大量的灾害心理研究,但是,关于地震灾民长期的健康状况,包括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的研究却不多。
  本文是汶川地震后2-44个月的五次重复测量横截面研究。主要回答如下问题:1)震后不同时间点上,灾民精神健康(PTSD、抑郁)患病率如何? 2)震后不同时间点上,PTSD、抑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3)灾后PTSD与抑郁的相互关系如何? 4)震后不同时间点上,PTSD、抑郁及其共病与躯体健康(两周患病率)关系如何?
  研究发现:
  1)汶川地震对灾民精神健康及躯体健康的影响是长远的,震后44个月PTSD与抑郁的患病率仍然较高。2)PTSD与抑郁存在相关关系,PTSD可以预测抑郁的发生,灾后研究应该关注两者的相关性及在长期状态下两者之间转化的可能。3)精神健康(PTSD、抑郁)进一步对躯体健康产生影响,单纯抑郁对躯体健康的影响要大于单纯PTSD的影响,灾后卫生工作者需要及时的筛查出震后灾民中的精神健康问题,避免对其进行不必要的身体治疗。
答辩组成员:
主席:中央财经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辛自强教授
委员:
  中科院 心理所 王力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肖雪媛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张占军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于海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