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栏
首页» 讲座速递

2010级非营利组织管理博士生白晓曦答辩通知

发布时间:2018-10-08   浏览量:
  

 

主讲人:白晓曦
时间:10:00—11:30 
地点:后主楼2023
评议人:
内容简介:
  

博士生姓名:白晓曦

年级专业:2010级非营利组织管理

导师姓名:胡晓江、陈彬莉

 

答辩时间及地点:2018年10月8日上午10:00—11:30 后主楼2023

 

论文题目:隔离或混合:不同就学形式下北京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

 

答辩简述(600字左右):

      北京市流动儿童的数量庞大,公立教育体系资源受学龄人口激增导致学位有限。因此,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就学将长期处于多种形式并存的状态,本研究通过自然观察法、深度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其中重要的三种就学形式即公立学校混合编班、公立学校单独编班和打工子弟学校,通过田野研究调查了三种就学形式下流动儿童在学业成绩、文化融合、心理融合、结构融合四个重要维度上社会融合的现状以及就学形式的影响路径和机制。

      研究发现三种就学形式下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改变进程相对缓慢,三种就学形式下学业成绩有显著差异,学业成绩受就学形式的影响最大,公立学校混合编班最有利于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提高且作用明显更强。文化融合是最先发生且最易观察到差异的。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保持原有文化惯习甚至退化。公立学校单独编班受到学校组织制度影响,在外显文化方面融合的较好,所需时间较短,但混合编班对流动儿童内隐文化影响深远且需较长时间。心理融合方面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独立编班时期,受学校对儿童统一管理的影响,无本外地人的认知差别。相反,混合编班初期,与本地儿童的近距离接触和比较,其对外地人身份产生认同,混合编班后期对本外地人的认知逐渐淡化直至消失。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对外地人身份有明确认同,受到长期隔离和学校对打工子弟身份的强化而强化。在结构融合方面,打工子弟学校的师生关系是“丧失权威”式的模式,同伴关系是以“老大”为首的江湖式模式。公立学校独立编班和混合编班形式下,师生关系均以尊崇教师权威为主流模式。独立编班时期同伴关系呈内卷化交往模式,混合编班与本地儿童的接触和互动,流动儿童迅速形成城市化的交往模式。

 

答辩组成员(5人):

孟宪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编审

韩嘉玲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高颖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田明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张强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答辩秘书:李暧熹